在“传承薪火·智启未来”2024年开云手机官方版在线入口年终表彰大会上,来自2021级尼泊尔语专业的阎润同学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做了以“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为主题的分享展示,以下为她的分享内容。
阎润同学是“中传青年说”朋辈领学团第五期成员,2021级尼泊尔语班级班长。积极参与中央、地方、校级、院级及社会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融合媒介传播与区域国别知识,充分发挥外语特长,做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文化传播使者。曾获2024年度“中传青年五四奖章(奋斗青年)” 、2022-2023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2023年第15届大广赛营销创客类别全国优秀奖。以下是她的分享内容。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对尼泊尔有多少了解?或者说,在今天的活动之前,大家对学院的这个专业有了解吗?在我去尼泊尔学习前,我对这个位列世界上最不发达名单的印度教国家充满了好奇。正巧走之前我还看了电影《孤注一掷》,心中不免充满不安。可是去了以后我发现,尼泊尔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虽然经济不发达,但尼泊尔非常美,而且民风淳朴、人民热情。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刻板印象,因为本国外宣不足。反过来说,其实我们中国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常说外国人对中国人有stereotype(刻板印象),比如中国人都会功夫、中国人人手一只熊猫。对这种现象我个人并不排斥,但是自己碰到的时候会有些啼笑皆非。孔院日活动时,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特别请了尼泊尔少林寺的学生想和我们交流交流,我瞬时就有种“愧为中国人”的感受。我当时就想,讲好中国故事太重要了。习总书记说,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我们的形象要多元、要立体,至少不是外国人见到你就想摩拳擦掌。
那么在外国人心里,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中国很大,中国有很多好吃的,北京烤鸭很香,中国人特别多,中国人很热爱和平……以及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中国是个发达国家,而且这个回答我在不止一个人口中听到,甚至我和尼泊尔政治学教授聊天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表述也是developed country。

为什么我说这个回答很有意思呢?因为众所周知,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中国?除了来自学校、报纸、facebook、instgram这些,我发现很多女孩是是通过刷中国电视剧知道的。为了刷剧,他们自学了汉语,使得他们在碰见中国游客时都格外热情,热情到买鞋都会给打五折。这和好多我们的同学喜欢日漫而学日语是一个道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我们这种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契机。大家可能不知道,《西游记》是有尼泊尔语版本的,现在《黑神话·悟空》又火了起来,紧跟这一波热潮,我们是不是又可以来一波多维传播?这也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
在跟一对尼泊尔姐妹聊天时我发现,她们因为看中国古装剧,喜欢蓝忘机和姑苏蓝氏,于是在TIKTOK上搜索什么是江南烟雨、人间天堂,又因此开始关注中国博主,看到了中国乡村是那么整洁美丽。我忘不了那个黄昏的傍晚,她们并肩坐在石阶上,大大的眼中闪着光芒对我说,中国是个智慧的国家,希望我的国家有一天也可以这样。羡慕的语气让我既自豪又惋惜,希望有机会也能帮助尼泊尔山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
语言是工具,有时我也在想,学习尼泊尔语这种小语的意义是什么?不夸张的自嘲一下,这甚至已经属于微语种了,和一些大家印象里熟知的小语种比起来,全世界在说这门语言的人太少了。但正因如此,每当我用尼语和外国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距离会瞬间拉近。对象国语言的交流,不仅仅是语种上的切换,更是一种文化的尊重与认可。因为尼泊尔语,我才认识了尼泊尔,才结识了南亚国家,开始探索其此前从未了解过的这一片土地和其孕育而生的文明。越探索、越新奇、也越发感到珍惜。或许在将来你会发现,正是这个小小的语种,给予了许多不寻常的机会,一路托举着你走得更远。

国外交流半年,我听到了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感激,也感受到他们的艳羡。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也同时是在诠释党和国家一直在倡导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在为人类的巴别塔之梦而不断努力奋斗。一人之力不过是痴人说梦,但涓滴成河积土成山。我把我的故事说给你们听,也期待有一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故事,说给全世界听!


